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行业资讯 >

千米长卷助申奥——刘志英十年作一画

发布时间:2020-08-21     发布人:本站     点击:
 
       刘志英别名来水、问天,生于清苑北和庄。幼爱书画,刻苦钻研,精心揣摩,不懈追求。又经黄胄(近为同乡)、张旭、王雪涛、姚治华等诸先生点拔,获益匪浅。山水、人物、花鸟、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。
 
      先后在北京、新加坡、台湾、朝鲜及冀豫湘鲁粤九省市举办个展、联展,受到专家的好评与肯定。多件作品被海内外。博物馆、展览馆收藏陈列。数十部艺术家辞典,工具书录入其艺术生平词条。中央电视台及多家新闻媒体作专题报导。享誉艺坛。应聘海内外多家艺术团体。名誉院长。客座教授。出版有《中国当代书画摄影艺术百杰作品集》、《刘志英人物篇》、《刘志英花鸟篇》、《刘志英作品集》等多部。
 
      供职保定建管处,国家一级美术师。系中国书协会员。河北美协会员、中国文化艺术城高级画师、河北省建设者。美术。书法、摄影协会理事。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委会委员。东方书画函授学院教授。
 
 
千米长卷助申奥——刘志英十年作一画
     保定建设报   姜悦英
 
      6月29日,我市画家刘志英绘制的1042米长卷—《深邃的自然——静谧与喧器的和谐》被送往奥申委,为北京申奥助威。
 
      天命之年的刘志英是保定建管处的一名普通干部,他8岁开始习画,长年不辍,尤擅山水花鸟画,而且涉猎广泛,在篆刻、摄影、书法等方面有较好的艺术造诣。1988年,刘志英患上心肌炎,一病就是三年。病魔让他深刻感悟到珍惜生命和运动健康的重要性,由此萌生灵感,画了一幅题名为《三百六十五》的245米国画长卷,反映四季、八时令、二十四节气的自然变迁,堪称画界奇观。
 

 
       从十年前开始构思,1999年初,刘志英开始动笔,《深邃的自然一静谧与喧器的和谐》,基于《三百六十五》的意境,他大胆泼墨,在这幅画中反映的春华秋实、花开花谢等自然万物更趋全面。今年6月18日下午,这幅耗用780张宣纸、长1042米、宽0。68米的巨作终于问世。北京的收藏家闻讯而至准备高价收购,被刘志英婉言谢绝。他与家人商议,决定将这幅画无偿捐献给奥申委,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尽一份微薄之力。
 
 
     刘志英和他的“三百六十五”
     保定市报   李庆恒
 
        画家刘志英,在绘画艺术中沉浸多年,屡获市、省、全国国画大奖后,近日又推出了力作巨幅长卷《三百六十五》,即将进京展出。
 
      《三百六十五》巨幅长卷,全长245米,宽0685米,共用四尺宣纸178张。画家日夜劳作,历时30天完工,其中删加重改者再四,点点呕心,滴滴沥血,笔笔精心,划划不苟。这是他四十岁生命的凝聚,血肉之躯精、气、神的点化,几十年艺术底蕴的汇萃,有生以来对自然、对物类、对人生理解的抒发。
 

 
       三百六十五,这个熟悉而又神秘的命题,它表象是一周年的总天数,可其中包含了四季、八时,二十四节,包含了荣辱兴衰,包含着兰荷菊梅……画卷《三百六十五》淋滴酣畅地表达了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禅机和韵味。作品以莽莽大地、湛湛长天入画,平原、高山、河流纵横交错。花卉草木、禽虫点缀其间,其中山水之雄浑,花草之繁茂,虫鸟之庞杂,自然生物之众多,短幅单幅画面恐难负载。
 
     《三百六十五》之画风,除志英本身的清丽、秀雅外,揉以张大千的泼辣浑厚、潘天寿的狂放,傅抱石的潇洒,郑板桥的节奏感等,虽火侯尚欠,但意思是到了。
 
      《三百六十五》画中有诗,看着它,我似乎看到《诗三百》里的古朴;《塞下曲》中的蛮荒;豪放派的大江东去;婉约派的通幽小径……它比诗更宏大,它打破了陆海界限、山水界限、天地界限、物我界限,它把三百六十五写在苍穹,写在十万大山的胸脯上。
 
    《三百六十五》画法独特,以线造型、书法入画。这个线不是空洞的线,而是引而不发的弓弦,充分体现了质朴的弹性美。书法入画,不是画上写字,而是把汉字遒劲的笔画融入山水景物之中成了有机整体。
 
      看画是一种享受,欣赏长卷是一种情思绵绵的抽丝般陶醉。在画中,我看到三山五岳的倩影,看到四时八节的交替,看到女人和花的阴柔和男子如峰的阳刚,春风、夏露、秋雨、冬雪…作画者紧蹙的眉,乜斜的眼,深思熟虑后疾挥的笔,完成最后一笔拍案长吁的那口龙吟般的仙气。
 
       刘志英的《三百六十五》饱蘸了一个“纯”字,抒写了一个“美”字,体现了一个“悟”字,蕴含了一个“情”字。观之令人贯心悦目,观后令人感慨万千。
 

 
      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,此乃治学作画之道。
 
       青年画家刘志英的245米的大作《三百六十五》,仅仅以20余天的时间一气呵成。他的挥洒自如一泻千里之举,凝聚着他近30个春秋的甘苦与心血!它是作者的经历、品格、学养、才智的综合体现。
 
       刘志英以独创的样式,将花鸟、山水、人物巧妙地融汇在一起,洋洋洒洒浑然而成。其艺术语言的别出心裁地编织与铺陈,无论是精微谨细的刻划,还是阔笔纵横的挥写,均呈现着自己的个性风貌。作品意境:浩淼雄阔,造物奇伟,四时通神,生机勃然。随着画卷的延伸,忽而如涓涓细流忽而如江河波涛,观者,心潮起伏,情思激荡,把人们带进了耳目一新的艺术境界……,他的作品体现了某种反朴归真的审美理想。
 
       刘志英的绘画,熔儒、道、释思想及现代文化于一炉,以恢宏博大之胸襟,奋力开辟自己艺术的新天地。尤其在当代中国画坛,其审美定势,众说纷纭,许多新的课题,仍是在继续探索的困扰中。从这一角度看问题刘志英的勤于思考、勇于创新的胆略,是难能可贵的。他的巨作《三百六十五》,向人们展示的精神境界说明,中国画的革新与创造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。
 
       我以为,有时任何华丽的辞藻,恐怕也难以表述艺术的真谛所在;其实,作品自身已在向观众敞开了它的心扉。
 
  于金才
  1992年8月8日于河北画院
 
 

 
   前言
   介绍一位书画家,刘志英。
 
        其学养循其先哲,大道似水,顺乎自然。其作品变幻诡黠,神不寸移,无拘无束,节韵分明。含藏哲理之底蕴。彰显时代之精神。他的书画有一种刚柔相济的品格,如李贺诗:“向前敲瘦骨、犹自带铜声。”似易安居士词:“花影压重门,疏簾铺淡月。”观其书画,如见其人。朴实无华,不雕不琢。
 
        刘志英一生身兼数职,任重如磐。中年缠疾,仍不舍不弃,工作与笔墨并举。以书画颐养心机,病体渐康。其笔耕50载有余,不求闻达。因而“六十无闻”无悔无憾。但不辞日暮重抖擞,春光虽去存豪情。
 
       个人画展于1983年1987年在古城保定举办;1992年,于北京首都博物馆,一鸣惊人。国内外报刊、杂志、中央电视台及大江南北十三家电视台专题播扬,现将其近些年来新闻媒体,部分报刊对其文字评介及部分作品,结为书画小集,以飨读者,望不吝指教。
    王成福
 
 

 
 
245米长卷局部
 
245米长卷局部
245米长卷局部
 
245米长卷局部
 
245米长卷局部
 
245米长卷局部
 
245米长卷局部
 
245米长卷局部
 
245米长卷局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