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名家 > 国画 >

刘志英

发布时间:2020-08-15     发布人:本站     点击:
       
 
       刘志英别名来水、问天,斋名雍乐轩,生于河北清苑北和庄。一级美术师。系书协会员。河北美协会员、艺术城高级画师、河北省建设者、美术、书法、摄影协会理事。公共关系协会艺委会会员。东方书画函授学院教授。
 
       刘志英幼爱书画,刻苦钻研,精心揣摩,不懈追求。又经黄胄(近为同乡)、张旭、王雪涛、姚治华等诸先生点拨,获益匪浅。山水、人物、花鸟、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。先后在北京、新加坡、台湾、朝鲜及冀豫湘鲁粤九省市举个展、联展,受到专家的好评与肯定。多件作品被海内外、博物馆、展览馆藏陈列。数十部艺术家辞典,工具书录入其艺术生平词条。电视台及多家媒体作专题报导。享誉艺坛。应聘海内外多家艺术团体、名誉院长、客座教授。出版有《当代书画摄影艺术百杰作品集》、《刘志英人物篇》、《刘志英花鸟篇》、《刘志英作品集》等多部。
 














前言

——王成福
 
       介绍一位书画家,刘志英。
 
       其学养循其先哲,大道似水,顺乎自然。其作品变幻诡黠,神不寸移,无拘无束,节韵分明。含藏哲理之底蕴。彰显时代之精神。他的书画有一种刚柔相济的品格,如李贺诗:“向前敲瘦骨、犹自带铜声。”似易安居士词:“花影压重门,疏簾铺淡月。”观其书画,如见其人。朴实无华,不雕不琢。
 
       刘志英一生身兼数职,任重如磐。中年缠疾,仍不舍不弃,工作与笔墨并举。以书画颐养心机,病体渐康。其笔耕50载有余,不求闻达。因而“六十无闻”无悔无憾。但不辞日暮重抖擞,春光虽去存豪情。
 
       个人画展于1983年1987年在古城保定举办;1992年,于北京首都博物馆,一鸣惊人。国内外报刊、杂志、中央电视台及大江南北十三家电视台专题播扬,现将其近些年来新闻媒体,部分报刊对其文字评介及部分作品,结为书画小集,以飨读者,望不吝指教。
  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,此乃治学作画之道。

 
      青年画家刘志英的245米的大作《三百六十五》,仅仅以20余天的时间一气呵成。他的挥洒自如一泻千里之举,凝聚着他近30个春秋的甘苦与心血!它是作者的经历、品格、学养、才智的综合体现。

       刘志英以独创的样式,将花鸟、山水、人物巧妙地融汇在一起,洋洋洒洒浑然而成。其艺术语言的别出心裁地编织与铺陈,无论是精微谨细的刻划,还是阔笔纵横的挥写,均呈现着自己的个性风貌。作品意境:浩淼雄阔,造物奇伟,四时通神,生机勃然。随着画卷的延伸,忽而如涓涓细流忽而如江河波涛,观者,心潮起伏,情思激荡,把人们带进了耳目一新的艺术境界……,他的作品体现了某种反朴归真的审美理想。

     刘志英的绘画,熔儒、道、释思想及现代文化于一炉,以恢宏博大之胸襟,奋力开辟自己艺术的新天地。尤其在当代中国画坛,其审美定势,众说纷纭,许多新的课题,仍是在继续探索的困扰中。从这一角度看问题刘志英的勤于思考、勇于创新的胆略,是难能可贵的。他的巨作《三百六十五》,向人们展示的精神境界说明,中国画的革新与创造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。

       我以为,有时任何华丽的辞藻,恐怕也难以表述艺术的真谛所在;其实,作品自身已在向观众敞开了它的心扉。


  于金才
  1992年8月8日于河北画院